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争鸣评论 > 艺海拾贝 >

歌以咏之 写在陈建声老师画册出版之际



2016-06-06 江苏美术家网 阅读:0

(一)

忘不了陈建声老师上课时说的那番话。

“我晚上8点睡觉,凌晨1点起身,画到5点,再睡一觉,然后起身,上班。已经十年。”80年代,武进师范的课堂上,陈老师曾如是说。很简短、很朴实的话。那时的我才十五、六岁,因为每日里辛苦练琴,渐渐已觉经受不住,所以陈老师的那句话,我终究有点不敢相信——课后偶遇老师,我还禁不住追问:真的是那样吗,挺得住吗?不记得老师当时如何回答我,只记得那时的老师,永远是挺拔的身姿,永远是宽厚的微笑,永远是不知疲倦。

这件事,算来已过三十一年。这句话,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。而这一切,仿佛就是昨日。

(二)

再见到老师,是在十年之前。乍一看,老师还是当年的样子。但鬓角藏不住的银丝,已经向我诉说:没有人藏得住岁月磨砺的痕迹。

渐渐的,我知道的也多了点。

我知道了,离开师范后,老师长期在多所老年大学兼职。

我知道了,多年前上海一所大学的领导看了他的作品,曾动员他去那里任教。

我知道了,老师每年都送几个学生美术高考,成绩非常好。从老师山水画作中的磅礴大气,花鸟画中的深邃意境,以及虽然年近花甲却依然身姿挺拔——我仿佛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追求的身影,并确信他一直在挺,而且完全挺住了。

(三)

后来,我常常会发现:在老师的书架上,又多了一本结业学员的画册。问起老师自己是否出过画册,他总是笑笑。有一次,他说:在准备,还差一点。

我不止一次地问:画册准备得怎样了?每一次,他还是说:在准备,还差一点。

还差哪一点?是还可以画得更好一点,还是出版的经费还不够?我不知道。

不断地走近,我终于发现,老年大学的学员中有许多是退下来的干部,也曾提出为他出面筹集资金;还有……

但老师永远是那么坚守。有时,我也常常有些不解:老师的确是落伍了——处于当今这个时代,老师是因为秉承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操守,还是出于强烈的自尊?我不知道。我知道的只有,老师太能挺了,而且,他一直都在挺!

(四)

陈老师要出画册的消息不胫而走,许多武进师范校友立即做出回应——这时候我也更深刻感受到,其实念着陈老师的,不是一两个人,不是一群人,而是很多、很多的人。2016年5月,老师在常州画院顺利举办的画展。那天,春泥悄然相随我们足下。那天,红梅傲然舒展我们身边。我们踏着歌声,款步前往。

走近了,我们都禁不住精神为之一振:老师不仅具有深厚的西画功底,而且很好地将西画的技法原理运用到中国画中,使画面更充实,更理性,更具时代感,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。老师的花鸟画色墨交融、水墨淋漓,浓而不艳、艳而不俗,让人感到生气灵动,清新可人;老师的山水画大处看气势磅礴、波涛澎湃,小处看精妙细微、落笔有声,使人震撼,使人振奋。

徜徉其间,我们都禁不住为老师高歌一曲: 仿佛昨日,我们跨入师范大门。

曾记得,老师迎面走来,永远挺拔的身姿,永远宽厚的微笑——您不会对人说起自己也曾跋山涉水,喝一口清泉,挪一下背包,写山水于峻岭之间;也不会轻言几十年如一日,伴一缕清辉,洒一片汗水,绘花鸟于斗室之内。即使获大奖于国际国内,展新作于艺术殿堂,也没有扬眉吐气,摘一枝红梅,吐一路芳华,邀挚友于大厅明堂之中。

曾记得,老师少有慨当以慷的语言,却总使人拭目以待——那是因为您总会带给我们充满阳光、赏心悦目的画面,它如芬芳甘醇的陈酿之酒,沁人心脾;又如生机逸然的生命之诗,洁人心灵。先生挥毫泼墨之间,兰之幽香便自然从远处来,让人不汲汲于富贵;举手投足之时,竹之不卑便跃然于山泉之上,使我等不再让路于挫折。

忆往事,那曾经的如闻仙乐,流进了我们的心田,融入了我们的血液。而今日,老师谱写的一曲新声,依然让拨动起我们的心弦,让我们侧目仰视,让我们俯身低吟。蓦然间,我们又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——看老师笔下流淌出的汩汩清泉,听老师水墨年华的暖暖弦歌。执手相看,谁还嗟叹岁月之匆匆,逝水之流年?感时光之荏苒,念岁月之优渥,我们从心底里发出同一个声音:

时光如水,我们为昨天而含笑!岁月如歌,我们为明天而引吭!

友情链接:陈建声花鸟、山水画作品欣赏



(责任编辑:逸博)
顶一下
(3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一篇:飞了:摄影是一种观照
热点内容